在基督裏
|
第一章 在基督裏稱義
|
前言
究竟什麼是「義」?義是外在的表現,或是內在生命的品質?「義」是否是人追求的目標?「義」與個人、家庭、社會、國家究竟有什麼關係?什麼是義的本源與標準?誰可稱義?如何稱義?文化的義、宗教的義、與上帝的義究竟有何區別?
一、義的重要
任何民族文化都十分注重「義」,因為與個人、家庭、社會、國家都息息相關。羅馬人承襲希臘文化,所以在他們的思想中,所謂的偉人要具備四方面的品質:一、勇敢;二、智慧;三、公義;四、節制。這是道德的基礎與支柱,而義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中國文化則注重八方面:一、忠;二、孝;三、仁;四、愛;五、禮;六、義、七、廉;八、恥。這八項德性都是行事為人的基本原則。因此東西方都強調義。因為義是穩定家庭、社會、國家的基礎;義能安定人的心靈,令人問心無愧。希臘哲學家艾比顧拉斯說:「正義帶來最大的收獲是:心靈的安定」。聖經提到人因信稱義才能有心靈真正的平安。「得赦免其過,遮蓋其罪的,這人是有福的。」(詩32:1)
義能產生正常的人際關係。古代的亞聖孟子說:「非其道也,非其義也,一介不以與人,一介不以取諸人」。義能定取捨的準則,合理的經濟原則。古聖孔子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明朝呂坤說:「人臨財,必須揆之以義;義所應得者,雖多不以辭;義所不應得者,雖少不可受」。人若想到義就不敢輕舉妄動,為非作歹,好色邪淫。清朝陸世儀說:「見利思義,見色亦當思義,其邪念自息矣」。人若私竊國庫之財,非義也;他是一國之賊,必遭公義法律的制裁。如菲律賓前總統馬可斯即是一例。人若取非義之財,並非是福,而是禍。因此義是人民道德生活的基礎。春秋、管仲說:「民以知義,然後中正;中正,然後謂和。」
義也代表「善」的一面。論語:「見義不為,無勇也」(為政篇)。有如聖經所說,知善不行就是罪;眾人以為美的事,要留心去做。又陽貨篇,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義對思想人格影響至深,與為人生活有密切關係。孟子說:「義,人之正路也」(離婁上)。
中國文化注重「公義文化」。古代聖人以「義」教導百姓,要人民活出義行,要國家施行義道。孔孟以義為基本道德之一。墨子以義應用於治國治民的範圍;墨子說:「是故古者之為政也,言曰:不義不富,不義不貴,不義不親,不義不近。」「義者,善政也。何以知義之為善政也?曰天下有義則治,無義則亂。」(墨子、天志中)。又非命篇:「然則所為欲義在上者何也?曰:義人在上,天下必治。」又耕柱篇:「今用義為政於國家,人民必眾,刑政必治,社稷必安,所為貴良寶者,可以利民也,而義可以利人也。」禮記:「除去天下之害,謂之義。」
神啟示的聖經非常注重公義的文化,如神藉大先知摩西所頒佈的十誡(出20:3-16)。神對公義的要求,不僅針對人與人的關係,更提高到人與神的關係。聖經提到公義是治國的根基;「公義使邦國高舉.罪惡是人民的羞辱。」(箴14:34)這裏強調人民的素質要提高,有好的公民,才能建立有公義準則的國家。人民素質高,國家自然富強。歷史証明,落後民族,山蕃野人,福音傳到處,人民生命素質改變,社會道德及生活水平立刻提高。如南美的奧卡族,五位美國年青有為的宣教士為福音犧牲了,結果他們的血結出福音的果子。因著愛,他們的妻兒及其他的宣教士繼續向他們傳福音,如今奧卡族文明起來了,他們不但停止暴行,反而敬拜上帝;建立聖經學校,在屬靈、知識、與經濟上都有顯著的進步。
建立國家要以公義為基礎。聖經說:「作惡為王所憎惡.因國位是靠公義堅立。」(箴16:12)又說:「除去王面前的惡人﹐國位就靠公義堅立。」(箴25:5)「王藉公平,使國堅定;索要賄賂,使國傾敗。」(箴29:4)
古代治理以色列國最成功也是最有慧智的所羅門王說:「神阿﹐求你將判斷的權柄賜給王,將公義賜給王的兒子。他要按公義審判你的民,按公平審判你的困苦人。大山小山,都要因公義使民得享平安。」(詩72:1-3)所羅門王向神求智慧,目的是要治理神所託付他的百姓。
聖經的「義」回歸到神,將義的層次與本質提高到神的標準。文化的義,只圈在人的範圍,以人為本,充其質量只提高到聖人的標準而已,兩者之間有天壤之別,絕不可等量齊觀。
二、義的意義
1.制其宜
中庸:「義者,宜也,尊賢為大。」
管子、心術上:「君臣父子人間之事,謂之義。……義者,謂各處其宜也。」
朱舜水、文集、雜說:「義者,萬物自然之則,人情天理之公。……因時制宜而不失範型之意,是即所謂義也。」
戴震、原善卷下:「義者,人道之宜,裁萬物而與天下共睹,是故信其屬也。」
呂氏春秋、論威篇:「義也者,萬事之紀也。君臣上下親疏之所由起也,治亂安危過勝之所在也。」
希臘哲學家柏拉圖說:「所謂正義,就是持有適合自己的東西,同時也可做出適合於自己的行為。」
從世人文化的觀點,義就是合乎中庸之道,不偏不倚,一切所行恰到好處。這種觀念與聖經頗接近,只是在層次上有點不同。聖經說:「……不要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要照著神所分給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羅12:3)中國文化中庸之道固然好,但人靠自己的力量行不出來,冉求說:「非不悅子之道,力不足也。」孔子說:「中庸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行中庸不能,因人有罪性之弱點,故行善無能,拒惡無力。而基督徒有聖靈的內住,靠聖靈行事,才能不犯罪,活出義的見証。中國文化的「義」以人為本,聖經文化的「義」則以神為本。
2.正直
舊約希伯來文「義」(S’DHAQA)即正直、對、公平。神是公義的,正直的,人是照他的形像與樣式造的,神要人行公義來回應創造主的本性,遵行他的旨意。如挪亞是個義人,他遵行神的旨意,與神同行。為什麼挪亞是個義人?因為他是正直的人,也就是完全人。「……挪亞是個義人,在當時的世代是個完全人;挪亞與 神同行。」(創6:9)挪亞時代人終日所想的盡都是惡,惟有挪亞潔身自愛,聽神的命令造方舟,他因信神一家八口都得救。
亞伯拉罕是個義人,因他聽信神的吩咐。「亞伯蘭信耶和華﹐耶和華就以此為他的義。」(創15:6)神期望人作完全人,所以對亞伯拉罕說:「我是全能的 神﹐你當在我面前作完全人。」(創17:1)亞伯拉罕遵守神的道,秉公行義,因他聽從神的話﹐遵守神的吩咐、命令、律例、法度(創18:19,26:5),他可說是「天人合一」的義人。
3.無罪
新約希臘文「義」字是與法律有關的用詞,即「公正」、「無罪」就是義。在法院經法官公正的審查,沒有違背法律,宣判無罪,就是義。從人的本質論,世人都犯了罪,罪是與生俱來的,人人都有罪性。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也。法庭的宣判,只不過是外在的罪行而已。真正宣判無罪,還有更高的層次,即在基督裏因信蒙赦罪,被神稱為義才是真正的義。
「誰能控告 神所揀選的人呢?有 神稱他們為義了。誰能定他們的罪呢?有基督耶穌已經死了,而且從死裡復活,現今在 神的右邊,也替我們祈求。」(羅8:33-34)
撒但與大祭司約書亞作對,在神面前控告他污穢的行為,想定他的罪;但神使約書亞脫離罪惡,給他穿上華美的衣服(義行)(亞3:2-5)。神揀選、拯救,神使他脫離罪(無罪)。照樣基督為我們的罪付了贖價,並且復活重生我們,使我們在基督裏稱義。
三、義的本源
飲水思源,認識義必須回到義的本源。世人所求的義是外在的,行為上的義;或哲學觀念上的義,無形中義成了追求的目標,或理想的德目之一。世人把義當作身外的東西,結果就成了追求的方向與目標,以致義似乎與我們內在生命沒有關係。但我們要從本質上來探討義,追溯義的本源與義的本體。
1.神是義的本體
人不能靠自己有限的智慧認識神,乃是神主動的向人啟示他自己,我們才能真正認識神。神透過特殊啟示的聖經,叫我們認識他的屬性與旨意。聖經說:「……耶和華是公義的。」(代下12:6)「……因為公義的 神察驗人的心腸肺腑。」(詩7:9)
「但耶和華的慈愛,歸於敬畏他的人,從亙古到永遠;他的公義,也歸於子子孫孫。」(詩103:17)
「耶和華在他中間是公義的,斷不作非義的事,每早晨顯明他的公義,無日不然;只是不義的人不知羞恥。」(番3:5)
「……他們要作我的子民,我要作他們的 神,都憑誠實和公義。」(亞8:8)
神是公義的,因神的屬性是誠實、聖潔,他是公義的本體。所以神所造的人,也有公義的屬性,因人是照著神的形像造的,神要求人歸回公義的本源。歷世歷代神藉著他的使者呼籲人行公義(創18:19;何12:6;賽1:17;彌6:8)。無所不知的神,鑒察人的心腸肺腑,知道人的心思意念。他按公義審判人的罪,按公義賞善罰惡,人若行義必然蒙神賜福。
2.有位格的義
義如果只是外在的德行,這樣的義是無位格的,是客觀性的,非主體的。但神是義者,他是生命的主宰,所以他是有位格的。
義的反面就是「惡」、「壞」、「錯」(詩1:6,番3:5),換句話說就是「罪」。神以「真理、公義」審判罪人(羅2:2,5),而審判是意志的行動,是位格的表彰,因有位格才能執行審判。基督宣告他是真理(約14:6),而且是有位格的真理,所以他也是有位格的「義者」。
3.基督就是義者
「小子們哪,不要被人誘惑,行義的纔是義人;正如主是義的一樣。」(約壹3:7)
「那一個先知,不是你們祖宗逼迫呢?他們也把豫先傳說那義者要來的人殺了;如今你們又把那義者賣了,殺了。」(徒7:52)
主耶穌不但是義者,他所行的盡都是公義。當他被釘十字架時,甚至羅馬兵丁都讚嘆他是義者。出賣主的猶大說,他賣了無辜之人的血了。
主被釘十字架,不是因為罪,乃是因為:1.猶太人宗教領袖的嫉妒。2.祭司長、長老的陰謀陷害。3.法利賽人、撒都該人的排斥。4.羅馬人反對基督教。5.群眾盲目的衝動與被利用。一位義者,公義的審判者,反而被不義的罪人審判,這是「義」位份的巔倒。但想不到人的愚拙,藉著不法之人所作的,卻成就了神的旨意。在神學上稱為「弔詭性」原理;有人稱為「逆反性」,或「反合性」原理,意即看起來好像耶穌失敗了,其實他反而是得勝者,他在十字架上完成了救恩,他從死裏復活,勝過陰間的權柄。
「但我們照他的應許,盼望新天新地,有義居在其中。」(彼後3:13)
「作耶穌基督僕人和使徒的西門彼得,寫信給那因我們的 神,和救主耶穌基督之義,與我們同得一樣寶貴信心的人。」(彼後1:1)
舊約時代,大先知以賽亞曾預言神要設立新天新地(賽65:17,66:22),「有義居在其中」究竟是指誰?「義」可指神,直接可指耶穌基督本身,因為他就是「那義者」(徒7:52;約三3:7),同時也可包括一切在基督裏稱義的人(腓3:9)。基督是義者,擔當了我們的不義,故我們才能在他裏面,因信稱義。除了基督之外,世界上沒有任何宗教能給我們義的生命與義的本質。
四、如何稱義?
聖經所講的「義」不是人外在的東西,而是人生命的本質。文化性與宗教性的義,是屬於外在的,無法改變人生命的本質,因為沒有聖靈,沒有賜義生命的動力。
宗教性的義,靠人的苦修,靠人的行為,靠「立功」之法。譬如有人不吃葷,只吃素,若以為「吃素」就可稱義,那就錯了。食物本身不能叫人得救。但猶太人宗教背景的影響,不吃某些動物的肉,如駱駝(因為倒嚼不分蹄)、豬(雖分蹄,卻不倒嚼)、無翅無鱗的魚;以及有翅膀的爬行之物等(利11)。但他們信主之後,仍然有信心軟弱的(羅14:1-4;林前8),為食物爭論。後來逐漸的演變,甚至有的教派竟然變本加厲,主張只吃素,不吃葷。則有些無知的信徒,還以為吃素是稱義的條件之一;有些人則主張終身吃素,或吃「花素」;「不殺生」,或「不吃豬肉」等,就可立宗教性的「功」與「義」,其實不然。主耶穌說:「你們也是這樣不明白麼?豈不曉得凡從外面進入的,不能污穢人;因為不是入他的心,乃是入他的肚腹,又落到茅廁裡。這是說,各樣的食物,都是潔淨的。又說:從人裡面出來的,那纔能污穢人;因為從裡面,就是從人心裏發出惡念、苟合、偷盜、兇殺、姦淫、貪婪、邪惡、詭詐、淫蕩、嫉妒、謗讟、驕傲、狂妄;這一切的惡,都是從裡面出來,且能污穢人。」(可7:18-23)
究竟因食物「信心軟弱的」是什麼人?通常有四種人:一、守律法的猶太人。二、禁慾主義者。三、吃祭偶像之物的人。四、初信者知識靈命較淺的人。正確教導神的真道能幫助建立正確的信仰。
關於食物的原則:
(一)、凡物都可吃。凡物本來沒有不潔淨的;藉著神的道和人的祈禱都成為聖潔(提前4:3-5;羅14:14)。
(二)、吃與不吃都不可彼此論斷(羅14:2-4,17)。人都不是因食物稱義,吃的不要論不吃的,不吃的也不要論斷吃的;「因為神的國不在乎吃喝,乃在乎公義、和平並聖靈中的喜樂。」(羅14:17)。 (三)、或吃或喝都要榮耀神(林前10:24-30) (四)、對於任何食物,若心存疑惑,不知道該吃不該吃,為著避免良心不安,最好不要吃(羅14:20,23)。 (五)、食物不能叫神看中我們,因為我們不吃也無損,吃也無益。有屬靈知識,信心堅固的信徒,深信神只有一位,他造的萬物都是好的,凡物都是潔淨的,只要憑信心領受,都可吃。但以不叫良心軟弱而跌倒為原則;若因食物令人跌倒,寧可不吃(林前8:7-9,10-13;10:28-29;羅14:15,20-21)。 (六)、若朋友請去赴筵,或市場上買回來的食物(因拜偶像之人可能會將初熟之物先獻祭再拿到市場上賣),不必為良心的緣故而產生疑惑,因為偶像算不得什麼;只管憑信心感謝神而領受(林前10:25,26)。 (七)、凡慶祝偶像或廟裏假神的任何筵席,信徒絕對不可參加,這與信徒得救的福音不相稱。我們不能喝主的杯,又喝鬼的杯(林前8:10,10:20-21)。
有人強調「守日」是重要的,甚至以為「守安息日」才能得救;或守安息日才屬靈;這都是錯誤的觀念。守日子不是得救的條件,也不能叫人稱義。保羅蒙神啟示說:「有人看這日比那日強,有人看日日都是一樣,只是各人心裡要意見堅定。」(羅14:5)
根據舊約猶太人將日子分為大小、聖俗兩類:凡是節期,如逾節越節、七七節、五旬節、吹角節、普琳節(普珥)、修殿節及安息日為大日、為聖日;其他日子為小日、為俗日。初期從猶太教背景信主的信徒,還為守日爭論。其實最重要的不是守日的問題,乃是讓基督居首位,遵行神的旨意。千萬不要將宗教的傳統當作稱義的理由!
關於安息日應有的態度與原則:
(一)、 守安息日與否都要彼此尊重,不要彼此批評(羅14:5-6,13)。 (二)、守安息日本身不是得救的條件,叫人稱義得救的是主耶穌(羅3:23-24)。 (三)、基督徒在安息日(星期六)、星期日(七日的第一日)、或任何一日聚會敬拜神都可以(徒13:14-16;啟1:10;太28:1;徒2:46-47)。 (四)、安息日的目的是要人真正享受靈裏的安息。基督已經將創造的安息與救贖的安息連接在一起(來4:1-11),惟有在基督裏才能享受真正的安息(太11:28-29)。 (五)、「安息日是為人設立的,人不是為安息日設立的。」猶太人死守安息日的規條,他們看重日子規條比人重要;主耶穌卻在安息日醫治病人,行善事,叫人在享受靈裏真正的安息(路13:10-17;約7:21-24;可3:4-5;約5:2-17)。主耶穌不是破壞安息日,乃是成全「安息」的實意。因他在安息日解開被撒但捆綁的人(路13:16)。 (六)、安息日是指神偉大救贖的記號,這預言已在基督裏應驗了(路4:16-21)。 (七)、 那些履行安息日敬拜,卻無真心悔改的人,只會使神憎惡(賽1:10-15)。神看人的內心,不是宗教的節期日子。 (八)、基督徒將來永恆的安息是在天上,我們在基督裏因信稱義,已預嘗了屬靈的安息。
聖經稱義的原則乃在文化、宗教、律法之外,是以神為中心;以基督為主軸,藉著聖靈的運行,方能體現。
我們究竟怎樣在基督裏稱義?
1. 是在律法之外
「但如今 神的義在律法以外已經顯明出來,有律法和先知為證。」(羅3:21)
聖經提到「律法」,包含三方面的意義:一、指神藉摩西頒佈的律法。二、指摩西五經。三、指全部舊約聖經。人稱義是在摩西律法之外,換句話說,人不能靠律法得救。如挪亞在頒佈律法之前已因信稱義(創6:8-9,7:1)。又如亞伯罕也是因信稱義(創15:6);先知時代如撒母耳、但以理等都是因信稱義(來11:32-33;哈2:4)。舊約的古聖先賢既然可以在律法之外因信稱義,新約恩典時代更可藉著基督因信稱義。
2.因信耶穌基督稱義
「就是 神的義,因信耶穌基督﹐加給一切相信的人,並沒有分別;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 神的榮耀。」(羅3:22-23)
神加給的義,不是人的義,而是神的義。因為神的義是絕對的公義,完全而永存的義;三位一體的真神就是義者,而這義就在基督裏,你若信,基督就必加給你。神不偏待人,只要信,並不分種族、地位、身份、貧富、貴賤、國籍,都可在基督裏稱義。
「耶穌基督」究竟是什麼意思?耶穌就是救主的意思。聖經說:「……你要給他起名叫耶穌.因他要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裡救出來。」(太1:21)神所預定、所揀選的,屬他自己的百姓,他必從罪惡裏救出來。
基督意即神的「受膏者」,基督是希臘語。舊約希伯來話稱為「彌賽亞」,同義指「受膏者」。而這位彌賽亞(受膏者)是誰呢?
「耶穌說,你們說我是誰。西門彼得回答說,你是基督﹐是永生 神的兒子。耶穌對他說,西門巴約拿,你是有福的;因為這不是屬血肉的指示你的,乃是我在天上的父指示的。」(太16:15-17)
彼得領受神的啟示,認識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兒子。所以他立定心志跟隨主。其實天使早已宣告耶穌是神的兒子,是神受膏的王,他的國也沒有窮盡(路1:30-33)。
信耶穌是基督的目的何在?約翰領受神啟示寫福音書時說:「但記這些事,要叫你們信耶穌是基督是 神的兒子;並且叫你們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約20:31)目的是叫人得屬靈的生命,永遠的生命,因信稱義的生命。
人虧缺神的榮耀,原文意指人墮落之後,減少了神造人時給人的公義和榮耀。正如受造的天使長是榮耀的,但因自己犯罪,反抗神墮落成為撒但,他一切的榮耀即消逝(賽14:12-20;結28:12-19)。人要在基督裏才能得回神的義與榮耀;亦即在亞當裏因罪失去的榮耀,如今在基督裏因信得回榮耀。此處聖經非指犯罪使神失去榮耀,因為神榮耀的本質,是絕對的,永遠的,人不能增減神絕對榮耀的本質。神將義加給人的原因:第一、人失去了神的義與榮耀。第二、基督已為世人完成了義與榮耀的救恩,好叫我們因信稱義並得榮耀。
3.稱義是神的恩典
「如今卻蒙 神的恩典,因基督耶穌的救贖,就白白的稱義。」(羅3:24)
白白的稱義,表明不必付任何代價,也沒有任何條件,全是神的恩典。人靠自己不能履行律法的義,也不能達到神義的標準,因先知以賽亞說,人的義在神面前好像破爛的衣服。世上沒有義人,連一個都沒有。
神是絕對公義的,他對罪特別嚴厲,神要審判世人的罪。但神又是愛,他恨惡人的罪,卻愛世人。神在創世以前就按照自己所喜悅的旨意,計劃救恩,直到日期滿足,就差獨生子道成肉身,為世人完成救贖大功(弗1:5-10)。基督完全公義無罪竟然以肉身為我們死,為我們定了罪案,使義的代替不義的,好叫我們在神的恩典中白白的稱義。
「就稱義」,在希臘文是現在式時態,即我們一信主,在神前立刻有稱義的地位,立刻得救;我們一次稱義,就永遠稱義。因為神所賜的義是永遠的(來9:12-15;10:10-14)。神是永存的,神的義也是永存的;神給我們稱義的生命,乃是永生,故不是外在的東西,乃是內在生命的素質。
4.靠主的寶血
「神設立耶穌作挽回祭,是憑著耶穌的血,藉著人的信,要顯明 神的義;因為他用忍耐的心,寬容人先時所犯的罪;好在今時顯明他的義,使人知道他自己為義,也稱信耶穌的人為義。」(羅3:25-26)
「挽回祭」希臘文(hilasterion)有「贖罪」與「和解」的意思,即除掉罪。此字也可用來指會幕中至聖所的「施恩座」。以色列的大祭司,每年於贖罪日,將祭牲的血帶進聖所,彈在施恩座上,為以色列百姓贖罪(出25:18;利16:14)。如今神為我們預備一位永恆的大祭司—耶穌基督,他不但是大祭司,他也是祭物,為我們的罪成了「贖罪祭」;他也是獻祭者,他藉著永遠的靈,以毫無瑕疵的寶血,在十字架上完成了救贖大功(來9:12-15)。但牛羊的血不能赦免人的罪,只有神而人的主耶穌,他的寶血才能赦免人的罪(來10:4-5,10-14),他赦免一切信他之人的罪,包括舊約的聖民。
「挽回祭」原文與「施恩座」同字,即遮蓋罪的意思。當神看信徒時透過施恩座,見到主耶穌救贖的寶血,就挽回了神對罪的怒氣與審判,因公義的主滿足了律法的要求。罪的功價就是死(羅6:23),但主耶穌替我們死;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來9:22),主耶穌為我們捨身流血;按著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來9:22),主耶穌擔當我們罪的審判,為我們死,好叫我們靠主的寶血,坦然無懼的來到神的施恩座前,得恩惠蒙憐恤(來9:14, 28)。
神不但是公義者,也要人知道他的義,並要顯明他的義,也要人得著他的義。神用忍耐的心等人悔改信主,有如慈愛的父親等候浪子歸家(路15),神寬容赦免一切信靠主的人—因為主耶穌的寶血已洗淨我們一切的罪,並稱信耶穌的人為義。哦,這是何等大的福份!
|
一.猜聖經書卷名. 1.聖經新、舊約裡頭最短的書卷各是哪一卷﹖ 2.聖經中的哪一卷書完全沒有提到"神"這個字? 3.哪卷先知書被稱為「福音書」? 4.無水不算泥,缺禾豈為稀,穀粒去了殼,不忘堪稱奇。(猜舊約書卷名) 5.山重仍有路,土小矣是塵,無水豈可汲,不忘存在心。(猜舊約書卷名) 6.盼望父兄寄書信。 7.這書信的教會,保羅曾牧養三年之久? 二.猜聖經人物名 8.第一位被神稱為先知的人是誰? 9.誰被稱為「流淚的先知」? 10.哪位先知是牧羊人? 11.哪位先知預言基督要降生在伯利恒? 12.哪位先知被大魚吞入腹中? 13.不用權力服人。 14.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 15.最後的悔改。 16.第一夫人。 17.聖經中記載活得最久的人叫甚麼名字﹖有多少歲﹖ 18.士師記中的第一位士師是誰? 19.猶大死後,門徒搖簽選出誰接續為第十二個使徒? 三.聖經其他 20.聖經中提及會說人話的動物是那兩種? 21.聖經中哪種動物曾被鬼附身? 22.十二生肖中,名字未出現在聖經中的是? 23.兄有樹木無數。〈猜聖經地名〉 24.旁人算相似,伴女稱母親,加一在乙後,有牛可耕田。〈猜聖經中一個祝福語〉 25.神用大水毀滅世界,只有挪亞一家幾個人得救? 26.耶穌行的第一個神跡是什麼? 27.唯一一件在四福音書中皆有記載的耶穌所行的神跡是哪件? 28.聖經〈猜一字〉 29.「基督與中國」─ 猜神的稱呼之一 30.聖經中最小的島? . . . ==================================== 聖經猜謎問答謎底 一.猜聖經書卷名 1.舊約俄巴底亞書共1章21節, 新約約翰二書共1章13節 2.以斯帖記 3.以賽亞書 4.尼希米記 5.出埃及記 6.希伯來書 7.以弗所書 二.猜聖經人物 8.亞伯拉罕─創世紀20:7 9.耶利米 10.阿摩司 11.彌迦 12.約拿 13.但以理 14.該隱 15.末底改〈以斯帖的養父〉 16.馬太 17.瑪土撒拉 969 歲〈創 5:27;他是以諾的兒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