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世界歷史─宗教與文明的關係

世界歷史─宗教與文明的關係 作者:佚名
第三章 歷 史
  就心理生態而言,人類精神文明係以宗教信仰為基礎,宗教信仰的性質,反映出整體社會的精神狀態。推動精神文明的各種思想力量,都直接或間接源自宗教信仰。在思想多元的社會面貌底下,處於文化基層的淳樸大眾,以卑下直接的信仰方式,形成單純保守的社會基本意識,而進步思想家即以此基本意識為基礎,營造各式高層次思想潮流。但每當基本意識在性質上出現轉變,各種思想潮流亦將隨之傾圯,此即是人類宗教信仰不斷,而歷史上思想多有更迭的原因。各式人文自然主義的思想動力,都是憑藉社會基層的信仰力量,因此以之取代宗教信仰乃是不可能的事。
  宗教信仰的興衰,即意味社會精神力量的漲落。在漫長的人類精神文明史上,雖然世界各文明民族皆獨立發展其信仰,但各民族主要宗教的信仰情形,卻同步出現起伏轉折的變化。變化乃依生命波的形式,在週期為二千五百年的波動裡,信仰性質每五百年出現一次大轉折,每一百年出現一次小轉折。由於宗教文化的相對性,中東與歐洲於轉折時大都出現重大歷史事件,印度與中國則大都伴隨重要思想出現。
  近代人類社會思想的起源,公認以公元前五世紀為分水嶺,在此世紀中,各民族同時完成其文化總成的躍遷,中東形成祅教與近代猶太教,希臘形成科學與民主城邦文明,印度出現佛教與耆那教,中國則出現儒家與道家思想。在描述歷史生命波圖象時,公元前五世紀即代表前週期終點與本週期起點,以此前後各推二千五百年,公元前三十世紀為前週期起點,二十一世紀則為本週期終點。
■本章參考書目:簡明中東歷史﹝亞瑟‧小哥德史密特﹞、回教哲學史﹝第‧博雅&格羅寧根&尼德蘭﹞、歷史研究﹝湯恩比﹞、世界通史﹝海思&穆恩&威蘭﹞、世界通史﹝麥克尼爾﹞、印度史綱要﹝李志純﹞、印度哲學導論﹝德達&卡迪吉﹞、世界文明史─印度與南亞﹝威爾‧杜蘭﹞、中國通史﹝傅樂成﹞、中國思想史﹝韋政通﹞、中國宗教思想史大綱﹝王治心﹞、中國佛教哲學簡史﹝嚴北溟﹞、明清史講義﹝孟森﹞、清朝全史﹝稻葉君山﹞
 
第一節 公元前五世紀以前
  生物學上屬於現代人類之人種,陸續出現於距今十萬年至三萬年前之間。在約一萬年前,伴隨著諸多史前巨獸的消失,舊石器時代突然終止,其後一千年內,出土的石器不但數量稀少,且品質較前尤為粗劣。約九千年前開始的新石器時代,人類出現畜牧及農業活動。  五千年以前,中東已有青銅冶鍊,以及陶器、車輛和帆船的製作,大規模的灌溉系統和寺廟建築,則具備精確的測量和工程技術。五千年前的印度城市,具有考究的城市設計、磚屋和家庭器皿,以及近於現代工藝水準的珠寶首飾。約五千年前左右的中國長江文明,則顯示遠比一千年後黃河文明更高超的建築技術。
  雖然約略推論,五千年前人類即已出現高度城市文明,但人類歷史的記憶卻是從四千餘年前開始,之前的歷史則只剩下災難性神話,例如猶太教舊約的毀滅性大洪水,中國史前神話中的蚩尤與共工氏大戰,共工氏落敗以頭觸不周山,結果天柱折,地東南傾,女媧煉石補天並創造了現今人類。
  距今五千年前以後的文明記錄,以下分段敘述。
 
第一段 埃及、中東、希臘
  依傳統的說法,埃及歷史開始於四千八百年前米尼斯王統一埃及,在此後的三、四百年內,埃及創造出引人驚嘆的藝術風尚。四千六百年至四千二百年前期間,為埃及舊王朝時期,舊王朝以後的一百多年內,埃及陷入分裂局面,使其文明劇烈衰退。約四千年前埃及再度統一,是為中王朝,僅維持二百年即又分裂為眾多獨立小國。
  自三千七百年至三千四百年前期間,中東、印度、中國同時爆發連串蠻族入侵的戰爭,規模之大為後世所僅見。其結果西克索人入據埃及,卡賽人佔領肥沃月灣,阿契人於三千五百年至三千四百年前毀滅希臘克里特島文明。
  埃及於公元前一五七○年左右逐出西克索人,此後即不斷抵抗外敵入侵,公元前一一○○年以後僅勉強退保尼羅河流域。中東於公元前一三八○年左右擺脫蠻族控制,但在公元前一二○○年至一○○○年期間再度覆亡。
  在充滿戰亂的年代,埃及與中東繁華的城市漸成廢墟,地方財富被掠奪,貴族凌虐人民超過往昔,再加上軍事防禦常遭敗績,因此公元前一七○○年至五○○年期間,民心普遍背離貴族階級,傳統信仰裡埃及法老王之神性,以及中東城邦的眾神觀念皆受到質疑,新興宗教改革運動要求恢復遠古真理,自古以來的一神論遂超越君主神性與眾神論之上。
  中東方面,猶太人自公元前一○○○年獲得政治獨立,猶太先知們開始護持其戰神耶和華之獨立地位,當公元前九六一年至九二二年期間,崇拜耶和華的神廟儀式發展到最高潮。公元前九○三年,猶太人之希伯來王國分裂為以色列和猶太二國,彼此爭戰不已,先知們持續抨擊國內偶像崇拜,要求改革信仰方式以獲耶和華之庇護。公元前七二二年,亞述帝國滅以色列。公元前六一二年,亞述帝國為各民族合力推翻,巴比倫與埃及相互爭雄。公元前五八七年,與埃及聯盟的猶太國為巴比倫所滅。當耶路撒冷淪陷前不久,猶太人竭力淨化對耶和華之崇拜,將宗教載籍編成舊約各書,在亡國和人民四處離散之後,漸漸形成閱讀和聚會講解的禮拜方式,耶和華庇護猶太人的戰神地位,日後也轉變成庇護全人類,具有仁慈正義氣質的宇宙上帝。
  公元前五五九年,東側新興的波斯帝國開始席捲中東,至公元前四八六年,埃及與印度西北也已納入波斯版圖。在對外進行擴張的同時,波斯內部也正進行極重要的宗教進化,祅教先知瑣羅亞斯德宣揚宇宙性無上無形的上帝阿呼拉馬茲達,馬茲達與本原黑暗神阿利曼進行廣大無邊的鬥爭,好人的責任是加入光明的一方,遵守馬茲達透過先知瑣羅亞斯德所傳達的教訓,信徒得有今生的幸福與身後不朽,當世界末日來臨,馬茲達將毀滅惡人並宣告勝利,於是光明的一方在勝利中永享歡樂。
  由於帝國締造者波斯王大流士﹝歿於公元前四八六年﹞為祅教信徒,其時祅教教義仍在草創階段,因此祅教教義傾向解釋世界動態變化的原理。祅教雖和印度佛教一樣只興盛數個世紀,但也和佛教一樣深深影響後起的宗教思想,其後猶太教、基督教和回教都因襲祅教的思想,例如天使的觀念和善惡二元論等。
  希臘方面,公元前一四○○年左右,克里特島文明毀滅,希臘大陸新興的邁西尼文化繼起建立海上霸權,在此後二百年內,四出劫掠地中海沿岸地區。公元前一二○○年後不久,北方的多利安人逐步南下,侵襲邁西尼各處根據地,戰爭難民自大陸橫渡愛琴海,至小亞細亞沿岸建立起一連串新居住地,創造出最早的希臘城邦和政治自治制度。
  隨著海上貿易的進行,城邦文明逐漸擴展至希臘大陸和沿海各地。此外在宗教上,多利安人攜來有關奧林匹亞眾神的故事,與當地人民有關古代女神的神話形成對峙,在公元前八世紀以後,為整合二者而進行的邏輯整理工作,便形成日後哲學的起源。公元前第六世紀,由於發明金屬貨幣而使貿易更為興盛,財富累積促成繁複的宗教藝術,見識增廣則產生客觀自然觀念。
  公元前五四○年,波斯併吞小亞細亞諸希臘城邦。公元前四八○年,波斯進攻希臘本土,為諸城邦聯合擊退,但敵對情勢一直延續到公元前四四六年。在此空前的軍事危機當中,弱勢人民由於參與軍事行動而獲增政治權利,民主政治首次變為穩固。當戰爭獲得最後勝利,希臘人熱烈感謝其諸神之守護,以盛大祭禮和各種藝術形式為之歌頌,但同時哲學、醫學、歷史、物理等自然科學的發展也獲得確定,蘇格拉底﹝歿於公元前三九九年﹞鼓吹客觀之真理與真實性,導致當局以不信雅典神祇和腐化青年罪名將其處死。
 
第二段 印度、中國
  於印度河考古所發掘的遺址,垂直重疊四、五個年代不同的城市,除最深層年代最久工藝最先進的地層以外,其餘地層說明尚有另一個進步的印度河文明,據推斷其鼎盛期可能在四千五百年至三千五百年前期間。
  在三千五百年至三千四百年前期間,雅利安人侵入印度毀滅印度河文明,肇始一段印度歷史上的黑暗時期。雅利安人自北方分批南下,於三百年內逐漸深入印度各地,其後始進入吠陀經故事記載的年代。
  雅利安人攜入的眾神觀念,可能揉合印度河文明的宗教思想,而逐漸形成婆羅門信仰。婆羅門祭司奉祀雅利安諸神,但奉祀的重心逐漸轉移到儀式本身,以致祭司法力被大幅誇張,祭司甚至宣稱有管理眾神和人類的權利。於是反抗的思想出現,奧義書以復古的無神論苦行思想,反映一般輿情對祭司權威的批判。其後婆羅門宗教接受奧義書觀點,使祭司褪去權威身份,改居備辦一般儀式的普通地位。
  公元前五○○年左右,佛教與耆那教出現,對婆羅門思想形成徹底的扭轉。佛教將奧義書苦行主義的玄理擴大解釋,發展成一套實用的生命哲學,推翻永恆輪迴觀念,認為通過自身意念絕滅可脫出再生束縛,而若要進入不受輪迴的涅槃,即使是神也須先化為人,業力的消除方面則人人生而平等,因此努力的目標應在今世而非來生。耆那教則建立起奧義書玄理系統,並奉行嚴厲的苦行主義。佛教與耆那教在印度的領導地位雖僅為期數百年,但卻規範了印度此後所有思想的發展方向。
  在中國方面,中國的考古迄未發現屬於夏代的文物,但根據記載,中國歷史開始於四千六百餘年前黃帝時代,至四千一百餘年前大禹建立夏朝,開始政治上君主世襲制度。夏朝後來為商朝所滅,商民類似游牧民族,因此常遷其都,其有使用人祭的習慣,王侯去逝往往有大批扈從殉葬,似與蠻族相去不遠。商朝起迄年代歷來有二種說法,一為依據考古所發現者,認為商朝曾三遷其都,年代自公元前一五二五年至一○二八年;另一則依據史記記載,湯至盤庚五遷其都,年代自公元前一七五一年至一一一一年。
  商朝出土的考古文物,包括眾多甲骨文,青銅器和紡織品。商民具有精密的干支曆法,迷信鬼神,崇奉上帝為宇宙主宰,由於認為上帝不接受祭祀,因此祭拜祖先以轉達人間祈求於上帝。公元前一一一一年﹝或云一○五一年﹞,周朝滅商,將商民徙置各處加以監視。在周朝統治下,以天取代上帝主宰宇宙的地位,並建立王者受命於天,以及道德意識等觀念。
  公元前八四一年,周朝君主一度為人民所逐。公元前七七一年,蠻族犬戎入侵,周王朝被迫向東遷徙,是為東周。東周王室由於喪失王室直轄土地,統治上的地位遂一落千丈,公元前七○七年,周王於征討抗命諸侯時兵敗,王室尊嚴與權力掃地,僅在名義上為天下宗主。對照周朝王權的衰頹,民間人本思想相對增長,自周初易經與道德意識興起,人民相信德行可改變天命,人類命運可藉自身努力加以掌握,因此與神授而時有腐敗的王權漸形對立。
  公元前六五一年,諸侯間出現第一位霸主,以尊王攘夷名義顯其霸權地位,其後不久中原即陷入諸侯爭霸的亂局。公元前五四六年,連年戰亂促成諸侯間的和平運動,開創此後四十年和平局面。戰亂時期流落民間的貴族人才和專門學識,在承平社會帶起思想重整的學術風氣,孔子﹝公元前五五一年至四七九年﹞首創儒家學說,將長期以來天命與人本的對立予以統一,天命成為具道德意義的天道,宗教信仰轉化為道德性質的事務與表現,以現實為重心,孔子建立起從個人內在修養,以迄全體社會倫理的道德思想體系。
  公元前五○六年,吳楚交戰重開亂局。孔子之後繼起出現墨子與老子。墨子以積極行動宣揚博愛精神,提出兼愛與非攻;老子則繼承遠古八卦思想,規勸無謂的鬥爭和愚行。老子以為,生命有本然和諧的進行方向,這種本然的進行狀態即是道,由於人們常以膚淺的知識和慾望去干擾它,以致不但產生反效果達不到人為目的,且因此破壞自然和諧造成局勢的混亂。老子思想的價值觀直接形成道家,其自然原理則間接為法家所用。儒、墨、道、法四家成為嗣後中國思想的主流,儒家的務實和道家的玄理,則分別形成思想重心。

第二節 公元前五世紀至十一世紀中葉
 
  中東、希臘、印度、中國四大古文明,在公元前五世紀所發生的重大思想突破,不約而同將原本神秘超然的宗教精神,予以解析延伸至人類日常生活行為中。新思想強調信仰與生活的結合,其重點卻是擺在生活而非信仰上,如此經過五百年,新生的信仰力量爆發,使得這些人本色彩濃厚的思想自此沈潛一千年。
  新生的信仰力量逐步克服現實阻礙,在公元六世紀達到最高潮,世界各地均全面進入宗教復興。此後宗教思想進一步擴展影響到現實生活各層面,與現實問題接觸並形成衝突,當公元十一世紀中葉,現實因素造成信仰的挫折,人本色彩思想便再度負起調和的工作。
 
第一段 中  東
  中東歷史的記錄,由於宗教間的隔閡往往形成斷層,在祅教過渡到回教這一段便大多湮沒無聞。
  公元前三三○年,希臘取得中東統治地位,引進希臘文化形成中東希利尼文化。公元前一七一年,帕提亞人取代希臘人的統治地位後,希利尼文化仍主導著中東各城市,祅教則流傳於鄉間地區。公元前一四六至三○年,羅馬帝國漸次征服希臘與中東西部,造成希利尼文化的瓦解與轉變,城市貧民開始傾向中東傳統宗教觀,不再注意富人階級的希臘諸神。在這轉變中,耶蘇﹝公元前三年至後三○年﹞自猶太教脫出創立基督教,祅教也大幅修正成新祅教,希利尼文化終止,中東形成兩種勢力的對抗局面,一方是城市新興的宗教運動,另一方則是鄉間的新祅教。
  公元二二六年,蘇珊王朝取得帕提亞人統治權,為了壓制支持帕提亞的中東城市及其新興宗教,蘇珊王朝籠絡鄉間貴族並維護新祅教於國內的優勢地位。公元二四○年至二七一年期間,摩尼領導的城市宗教運動獲得蘇珊沙帕王支持,新祅教反而遭受壓迫,二七一年沙帕王去逝,新祆教重新取得優勢。蘇珊王朝後續情況不得而知,僅知由於新祅教與城市新興宗教間的激烈對抗,使得蘇珊時期宗教活動特別興騰。此外在公元七○年至五七○年之間,城市新興宗教的思想已傳入阿拉伯半島,影響以後回教的興起。
  公元七世紀初,穆罕默德﹝歿於六三二年﹞於阿拉伯半島創立回教,迅速擴及半島大部份地區。公元六五六年、回教第三任哈里發遇刺身亡,為爭奪繼任權,兩個宿敵部落哈珊族與伍曼亞族公開決裂,伍曼亞族最後以技巧取勝,哈珊族則始終未歸服,雙方演變成當權的遜尼派與在野的什葉派,相互進行無止歇的暗中鬥爭。
  伍曼亞人將回教首都遷至大馬士革,四出攻城掠地,佔領了小亞細亞以外整個中東、北非和西班牙。回教帝國除稅捐一項外並不歧視異教徒、甚至還予異教特別保護,而回教簡潔恢宏的教義與博愛精神,則迅速贏得佔領區人民的大量皈依。
  雖然伍曼亞族對回教的擴張貢獻良多,但其以往與穆罕默德敵對的歷史,加上將哈里發大位竊佔世襲,以及歷代哈里發酗酒縱慾的腐化生活,卻引起眾多回民質疑與不滿。公元七五○年,阿拔斯族以回教精神與原則之名義,在遜尼派和什葉派合力支持下,一舉消滅伍曼亞族並取代其政權。
  阿拔斯族遷都至巴格達,此地由於財富和藝術匯集,繁華達於空前,但什葉派不久復與政府對立,於各地醞釀叛變陰謀。自公元八一三年起,阿拔斯極力獎掖學術,引入大量希臘、印度的哲學與科學,由之產生眾多新興學派。由於學派間彼此相互辯難,混淆了單純的回教思想,再加上朝廷支持某一偏激理性學派,並以武力鎮壓異議人士,極度紛亂的思想與不滿情緒,遂使宗教與政治漸行漸遠,在阿拔斯默許下,哈里發於宗教上的實權,轉移給民間回教法學者﹝烏爾瑪﹞,回教初期政教合一的理想從此破滅。
  公元八六一年後,阿拔斯帝國迅速衰落,九世紀後期至十世紀初,北非、敘利亞、伊朗各行省相繼獨立。公元九四五年,什葉派布依德王國攻佔巴格達,哈里發淪為精神性領袖,此後回教各學派理論開始折衷整合,逐漸演變成探求玄秘的學問。公元九六○年起,塞爾柱土耳其皈依遜尼派,擔任帝國守邊之傭兵,公元一○四○年,塞爾柱土耳其叛變並佔領伊朗西部,公元一○五五年,哈里發鼓勵塞爾柱攻佔伊拉克和巴格達,與其通姻並承認其為帝國攝政,至此其回教精神領袖的地位,連同整個回教政制基礎一併葬送。與此同時,包含印度形式、祅教、阿拉伯傳統的回教學派思想,融會而成蘇非神秘主義,成為此後回教思想的主流。
 
第二段 歐洲
  希臘城邦文明的貿易精神與地域自治,必然地引起內外種種糾紛,內部有貧富階級的兩極發展,外部則有城邦間的猜忌與戰爭。公元前四三一年,雅典與斯巴達爆發激烈戰鬥,在這場霸權爭奪戰中,雅典政權由貴族移交平民,於是戰爭變質為貧富兩階級的交戰,當雅典失敗並承認斯巴達的領袖地位,貧富間無言的敵意卻歷久不衰。
  公元前三三八年,馬其頓人入主希臘,希臘移民隨馬其頓軍隊湧入中東各地,隨處散播希臘文化。公元前二六○年起,希臘文化流入共和治下的羅馬,迅速征服其上層階級。公元前一四六年,希臘城邦間形成兩個聯盟集團,分別標榜民主與貴族政治,羅馬出兵支持貴族,對民主聯盟進行殘酷劫掠與破壞。公元前八九年起,地中海沿岸諸地相繼納入羅馬版圖,公元前四九年,凱撒以軍隊力量實行獨裁,歐洲共和政治至此中斷。在此時期,由於受到中東新興宗教運動的影響,希臘人已普遍傾向有神論思想。當公元三○年耶穌殉難,基督教隨即被賦予希臘化教義,開始在羅馬帝國下層平民間逐漸流傳。
  在基督教出現的同時,羅馬帝制也正式成形,為了帝國統治上的需要,從希臘神話中衍生出羅馬帝王的神性,於是在帝國與基督教間,便展開一場神格認同的長期鬥爭。至公元二世紀末葉,帝國境內基督徒僅佔人口百分之五,在進入第三世紀時,傳教工作始大為好轉,社會中、上階層紛紛皈依。公元二三五年至二八四年期間,帝國陷入內戰與外敵入侵雙重危機,在統治上形成軍事暴政,助長人心對基督教的傾向。公元三一三年,帝國承認基督教合法地位。公元三三七年至三六一年期間,基督教內部分裂,多數一方為天主教派,少數一方為亞利烏教派。公元三八○年,天主教派成為羅馬帝國國教,亞利烏教派則被逐出國境,流傳於北方諸蠻族中。
  公元三七六年起,由於遭受東方匈奴的壓迫,羅馬北方諸蠻族紛紛南下避難。公元三九五年起,西哥德人大舉劫掠希臘、意大利諸地,公元四○七年以後,羅馬帝國於高盧、不列顛、西班牙統治權皆為蠻族所奪。公元四五五年,北非汪達爾人渡海攻入羅馬,進行一次長期而徹底的搜刮,帝國殘餘勢力東遷改以君士坦丁堡為中心,史稱拜占庭帝國或東羅馬帝國。
  諸蠻族分割羅馬帝國的同時,基督教在蠻族王國也順利建立起信仰,西班牙、意大利、北非諸蠻族皈依亞利烏教派,法蘭克則皈依天主教派,兩教派間依然呈現仇視緊張。公元五二七年至五六五年期間,拜占庭查士丁尼大帝企圖恢復舊羅馬版圖,於是藉天主教為號召,發起征伐諸蠻族領地的軍事行動,一連串深具破壞性的戰爭,反而削弱了羅馬天主教會於教義上的權威,終於教派間的對峙獲得和解,歐洲於基督教的信仰達到全面的高潮。
  公元六世紀至十一世紀,是所謂歐洲的黑暗時代,希臘文化全不見表現。宗教方面,諸蠻族王國統治階級皆屬亞利烏教派,其治下的舊羅馬人民則多屬天主教派。自公元五八七年起,至七世紀某段時間為止,在羅馬天主教會努力之下,各王國先後放棄亞利烏轉宗天主教,但基督教的統一為時並不久。
  拜占庭仍承接舊羅馬帝國法統,其教會大主教置於皇帝直轄之下,羅馬教會於西歐的地位卻截然不同,於是日益坐大並傾向獨立。公元七一八年後不久,拜占庭皇帝下令禁止偶像崇拜,羅馬教會拒絕聽命,雙方相互抨擊為異端。公元七五四年,法蘭克王替羅馬教會擊退外敵,將羅馬及其周圍區域交由教會統治。公元八○○年,羅馬教會強行加冕法蘭克王為羅馬皇帝,成立所謂神聖羅馬帝國,數年後拜占庭勉強予以承認。公元八三四年,神聖羅馬帝國瀕臨瓦解,公元八四三年,拜占庭重開神像崇拜,結束兩教會間表面的歧異,但雙方並未因此復合,日後反而擴大彼此間的裂縫。
  公元九世紀至十一世紀期間,歐洲基督教世界遭到北、東、南三方面外敵進攻,北方為斯堪地那維亞蠻族,東方為馬扎兒人,南方為地中海回教徒。為應付這些連綿不斷的攻擊,拜占庭發展出封建組織,西歐則碎裂成無數封建小國。在封建體系下的歐洲,教會成為最有力的組織,加上其擁有龐大產業,權力和財富便引來各方覬覦,野心家於是極力安插私人擔任教職,導致教會貪瀆腐化橫行,公元十世紀前半期,一對無行母女甚至操縱羅馬教王一職達數十年。當教會腐化達於極點,各類僧侶間已漸漸發展出反腐化運動,改革運動後來遍及全歐,並獲若干王侯支持。公元十一世紀中葉,羅馬教王具體推行改革措施,由於在使徒信經的正確措辭上,與拜占庭教會形成歧見,雙方於公元一○五四年正式決裂,結束名義上的從屬關係,也結束了基督教教義無可置疑的時代。同時,希臘哲學復甦,結合蠻族騎士精神與基督教信仰,形成日後歐洲的神學﹝科學﹞精神。

第三段 印度
  由於印度文化較忽視現實環境,因此印度的史料並不完備,且大多由中國、中東、歐洲歷史側記而來。
  佛陀之後一百餘年間,印度依然處在多國並立相互爭戰的局面。公元前三二七年,馬其頓人入侵印度西北,帶來希臘藝術風格。其後不久,穆利亞帝國開始統一印度大業,當公元前二七三至二三二年阿育王在位期間,將帝國領域擴及全印,但公元前二六一年的一場殘酷戰役,卻使阿育王深受震撼,此後棄絕征戰並逐漸轉變為虔誠的佛教徒。由於阿育王對佛教的信仰與年俱增,帝國的行政措施也日益傾向佛教教義,並且組織佈教團遠赴國外,阿育王死後,帝國分裂瓦解,佛教教義精神則已深入印度全境。
  公元前二世紀初,中亞游牧民族受匈奴壓迫,相率西遷或南下。公元前一五○至一四○年期間,薩卡人入侵印度,盤據印度河流域一帶,繼之貴霜族南下取代薩卡人,於公元一世紀末佔領印度西北,並於公元二世紀前半期擴展至整個北印。南印亦歷經數百年的群雄兼併,於公元二世紀時統歸安度羅王國所有。安度羅王國與貴霜帝國屢次交戰,雙方互有勝負。
  在此期間,婆羅門宗教已吸收新的教義形成印度教,佛教則轉型為崇神的大乘佛教,兩者並行於安度羅王國,貴霜帝國統治階級則可能支持大乘佛教。公元一二○年左右,貴霜坎尼希卡王即位,在位二十五年期間四處征戰,晚年贊助大乘佛教,頗具阿育王遺風,並產生龍樹及馬鳴二位佛教大師。貴霜帝國於公元一八二年後即趨於崩潰,其後堀起古普塔族之笈多王朝。
  公元四世紀初,古普塔族勢力已遍及恆河流域,公元三二○年正式建立笈多王朝。由於古普塔統治階級信奉印度教,婆羅門使用的梵文隨之大興,成為學校主要語文,佛經使用的巴利文則漸遭廢止。笈多王朝由於統治上的需要,日益引用婆羅門儀式和銘言,佛教雖依然盛行,佛教僧侶富裕而超然的生活卻漸行孤立。公元五世紀時,匈奴大舉南下印度東部和北部,公元四七○年左右,匈奴推翻笈多王朝的統治,古普塔帝國自此陷入分崩離析局面。公元五二八年左右,匈奴受挫退入喀什米爾,婆羅門人因匈奴強悍善戰,賦予其首領剎帝利之階級,匈奴停頓下來後全都歸入了印度教。
  印度在此時期的歷史主要出自中國佛教載籍,在比照五世紀初法顯與七世紀中葉玄奘訪印記錄後,可知此二百年內印度大乘佛教已衰,印度教則相對地全面復興。
  公元七世紀初,哈薩王統一印度北部和東部,公元六二九年至六四五年期間,玄奘遍訪印度各地,哈薩王為之舉辦佛教大會,據傳婆羅門人因此而欲縱火謀害國王。公元六四七年,中國以王玄策為使來印報聘,恰逢哈薩王去逝,朝中大臣阿羅那順自立為王,遣軍攻擊中國使節,王玄策檄調吐蕃兵進擊印度,連下城邑五百八十餘所,俘阿羅那順北返。
  公元七一五年,中東回教軍隊攻入印度西北,四處破壞神像寺廟,指責印度的偶像崇拜。為回應此一思想挑戰,印度掀起宗教學術運動,在公元八世紀中發展出彌曼沙哲學,為印度教祭典提出辯證基礎。公元九世紀時,桑卡拉﹝七八八─八五○年﹞順勢恢復奧義書的人本理性觀,以之批判彌曼沙的儀式崇拜主義。隨著理性興起,印度宗教熱忱逐漸低落,多種稱為密宗的秘密儀式紛紛出現,企圖以咒語獲得苦行者才有的超自然力量,由於這種宗教上的捷徑避開了苦行的紀律和艱辛,因此頗受大眾的歡迎。
  公元九世紀中葉,印度北部逐漸統一於巴里哈帝國之下,南印德干高原則由支持耆那教的拉什特庫塔王朝統治,由於拉什特庫塔與印度西北回教王國交好,巴里哈對兩者一併仇視。公元九一六年,拉什特庫塔擊敗巴里哈並攻陷其首都,使北印重行陷入混亂。公元九八六年至一○二七年期間,阿富汗回教王國連續進攻印度,大敗印度教諸國聯軍,勝利的回軍劫掠各地並大肆破壞印度神廟,神廟的被毀以及戰場上眾不敵寡的事實,遂使印度人對宗教的自信產生動搖。公元十一世紀以後,印度教的廟堂儀式趨於式微,代之以中東靈修式的佈教和平民化儀式,學者也開始鑽研印度古籍以尋找信仰真諦,造成古印度思想的全面復興。中東形式、古印度思想和印度教信仰三者結合而成有神論玄學,成為此後印度教的思想主流。
 
第四段 中國
  公元前五世紀人文思想的出現,使得傳統封建秩序和宗法名分相繼瓦解,叛逆與戰爭接連不斷,中國進入史稱的戰國時代。在現實生存壓力和人文理想吸引下,各諸侯國紛紛開放平民學者參政,藉各項人文實驗以謀求國家政治的強大。公元前三五九年,秦國徹底實施法家政策,國力迅速增長。公元前二五六年,東周王室企圖聯合諸侯伐秦,反為秦所滅,東周亡,君權神授說正式結束。公元前二三○年至二二一年期間,秦國次第兼併各諸侯國,完成中國政治的統一,但由於缺乏內部凝聚力量,秦帝國旋即於公元前二○六年覆亡。經過四年激烈內戰,公元前二○二年漢朝代之而起。
  漢初採取道家黃老之治,凡事從民所欲,輕徭薄賦避免擾亂,對外敵強藩則妥協容忍,不願驅民從事殺伐。至公元前一五四年,漢朝各封國諸侯聯合反叛,亂事雖迅速平定,政府政策上卻開始轉趨中央集權。公元前一三五年,朝廷罷黜各家學說獨尊儒術,藉此施行專制政治,公元前一二一年起,復發動一連串大規模對外戰爭,使民生經濟為之消耗一空。人民在暴政和匱乏中深陷痛苦,從而助長宗教思想的產生。自漢初以來,道家思想漸與陰陽五行理論合流,產生神仙觀念,尊儒之後,儒家學者亦創造附會讖緯之說,公元前五○年後,民間依據讖緯傳言漢德已衰,新聖將興。公元八年,王莽篡漢釀成天下大亂,至公元二五年光武中興,光武帝因赤符受命,於是藉儒學五經積極提倡讖緯思想。

  道教的形成與佛教根植中國,乃是兩者互動互補之成果。中國接觸佛教始於公元前二年,至公元六七年始有佛經與沙門正式引入,初期依附漢朝統治階級,佛經翻譯則借用老子文體,當魏晉玄談興起後,便經由道家思想深入士大夫階級之間。此外當東漢之初,道教前驅的黃老之風已盛行民間,只是尚無明顯宗教儀式,道教與儒教後來的繁複儀典,大多由佛教引介而來。
  公元一五三年起,儒教政治生態出現變化,由於儒生和宦官相互爭奪政權,在宦官的報復下,儒教政治勢力大幅衰退。公元一九○年,漢朝瓦解,中國重行陷入分裂局面,在動盪殺伐命如草芥的亂世裡,士大夫間興起探討道家思想的玄談。公元三世紀中,儒教已衰,民間附會道家思想的宗教團體合流,形成正式的道教信仰。佛教亦於江南興起,在公元二五二年以前建立第一座佛寺。公元四世紀時,佛學藉玄談媒介已擴大其影響範圍,於是逐漸傾向恢復其原旨,佛學宗師道安﹝公元三一四─三八五年﹞積極推動與玄學分流,使佛學以獨立姿態存在於中國思想領域。
  自公元四世紀初起,中國北方蠻族大舉南下,在一百多年期間內侵擾華北各地,至公元四三九年,華北成立統一的北朝政府,與江南南朝政府相互對峙。在宗教上,佛、道二教均盛行於南北各地,自分流以來,佛教每大張其辭貶抑道教,道教則利用政治勢力予佛教嫉恨之摧殘。公元四四六年,北朝在道士煽動下命令排佛,摧毀各地寺塔並坑殺僧尼,對佛教信仰造成一次沈重打擊。公元六世紀初,佛教大興於江南,范縝基於社會實用精神的斲傷,發表神滅論以闢佛,引來一場宗教史上空前的論爭,隨著熱烈討論的延長,公元六世紀中葉遂形成儒、釋、道三教同源理論,為日後宗教間的和平奠定基礎。
  公元六四五年,玄奘自印度攜回大量佛經,譯經宏法帶起佛教的新氣象。公元六五○年,唐高宗即位,由於自認唐朝宗室係老子之後,追尊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道教聲勢亦為之提高。公元六九○年,武則天藉佛經預言而稱帝。公元八世紀前半期,唐玄宗設崇玄學,於科舉中置道舉,形成道教極盛時代。公元七五五年以後,唐朝因內部叛變元氣大傷,政治經濟一片蕭條,加以佛教盛行,自天子以至庶民人人談虛避實,韓愈﹝公元七六八─八二四年﹞於是批評佛教之為害,發起恢復儒學運動,建立起日後新儒學的精神標竿。公元八四五年,唐武宗基於財政經濟的考量而下令排佛,拆毀大部份佛寺並沒收龐大教產,道教雖未受波及,但社會務實風氣已起,遂與佛教同趨衰微。公元八七五年,黃巢變亂,帶來社會經濟的重大破壞,佛教各宗派至此一蹶不振,此後至十世紀中葉期間,盛行專求機鋒頓悟的禪宗。公元九五四年至九五九年,後周世宗再度毀佛,同時間興起書院講學風氣,開始整合各方思想。
  公元九六○年宋朝建立,為統治需要而提倡文治,學術運動因之大興。公元九八六年以後,北方游牧遼帝國屢次南侵,宋朝被迫年納幣帛以和。公元一○三八年以後,西北夏帝國亦侵擾宋邊,宋再被迫年賜幣帛若干,其間遼乘機威脅索地,宋朝兵弱財乏苦於應付,遂自公元一○四三年起醞釀變法圖強,在現實多方考量下,終於促成復古尊儒兼闢佛老的共識。與此同時,儒學理論結合道家與佛家思想形成理學,代表此後中國思想之主流。
 
第三節 十一世紀中葉至廿一世紀中葉
  當公元十一世紀中葉,各民族的文化弱點,導致各民族宗教信仰受挫以後,為了填補挫折後的精神失落,各民族勉力結合原本衝突的文化因子,嘗試彌補造成挫折的文化缺陷。在中東,蘇非主義探索以上帝為中心的生命玄理;在歐洲,神學探索與上帝直接的感情連繫;在印度,有神玄學企圖建立塵世精神;在中國,新儒學企圖建立天人關係原理。
  由於文化的個性係經歷長期演進而來,簡捷速成的改變最後終歸失敗,在十四世紀至十六世紀的黯淡景像之後,十六世紀中葉時,各民族宗教精神再承受一次最大的打擊,使得所有朝此方向的努力就此停頓,與此同時,各民族文明接觸新的文化因子,中東從印度取得宿命思想,印度從中東取得政教觀念,歐洲從中國取得自然人文,中國從歐洲取得自然邏輯,就此展開新文化的融合運動,至公元廿一世紀中葉,人類文明將呈現大同景象。
 
第一段 中東
  回教由於政制精神的瓦解,而轉進蘇非主義的精神世界。蘇非的內在空間,調和了各學派外在僵硬的法律主義,提供回教思想新的統一基礎。由於致力於協調,回教學者的主要工作,便成為對前人遺作的註疏、節略與注釋,此種情形可做為同時期歐洲、印度與中國學術界的寫照。回教大眾漸漸順從蘇非長老的指導,各類派別的蘇非長老則信守不同的戒律,致力冥思上帝天啟的顯示,並用以傳示其弟子。蘇非教團巡迴回教世界宣揚手足之愛,致力團結社會力量,倫理學成為回教社會最普遍之學問。
  公元一○九九年,歐洲十字軍攻佔耶路撒冷,在地中海沿岸建立起基督教王國,正致力互鬥的回教各國反應冷淡。公元一一四四年,萎靡的情形出現轉機,一支敘利亞地方勢力崛起,從十字軍手中奪回失地,除迅速控制整個敘利亞外,並於公元一一四九年擊潰第二次歐洲十字軍,向南解除基督教王國對埃及的威脅,其後這支勢力建立起埃及阿育布王朝,收復耶路撒冷,成為回教抵抗基督教的象徵。公元一二五○年,法王路易率領十字軍進攻埃及,遭到一次徹底失敗,阿育布回軍俘虜了路易及其軍隊。公元一二五八年,激烈仇視阿拔斯偽冒政制的蒙古軍隊攻陷伊拉克,屠殺包括阿拔斯哈里發在內的近百萬回民,阿拔斯朝覆亡。公元一二六○年,已取代阿育布王朝的埃及馬美留克王朝,阻止了蒙古人的繼續前進,與波斯的蒙古伊兒汗國分治中東。
  馬美留克王朝由於顧慮蒙古威脅,改變了回教政治佈教的原則,與地中海周邊基督教國家貿易並交好,連帶使得埃及成為回教世界的財富與文化中心。公元十四世紀初,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於小亞細亞興起,背離政教原則的趨勢愈益明顯。公元一三二六年以後,鄂圖曼兩次為拜占庭帝國所請,為其排除內部政敵和抵禦外來侵略,公元一三五四年,鄂圖曼繞過拜占庭進入巴爾幹,顯示其維護拜占庭的態度。公元一三九五年,鄂圖曼雖然終於開始進攻拜占庭,卻也同時企圖征服自己的回教鄰邦,於是在公元一四○二年,遭到一次來自蒙古回教王國的沈重打擊。
  公元十五世紀的回教世界:波斯回教帝國瓦解,遜尼派與什葉派相互激烈傾軋;埃及的馬美留克為權力和財富所腐蝕,無所不用其極地橫徵暴歛;鄂圖曼帝國建立起軍國政體,回教淪為次要的政治事務;而就整個回教社會而言,不但博愛精神已完全淪喪,即連回教徒個人的戒律也難以維持。
  公元一四五三年,鄂圖曼攻滅回教宿敵拜占庭帝國,但優待東正教基督徒獨立的民事和宗教權,反而小亞細亞回教徒因不堪鄂圖曼迫害,紛紛皈依什葉派。政治的世俗化,終於激起回教傳統政教觀念的反抗。公元一五○二年,由沙法維領導的什葉派蘇非革命團體,於亞塞拜然重建政教合一政權,回教世界立即吹起宗教狂熱情緒,支持沙法維連續攻佔中東東部各地。公元一五一四年,鄂圖曼憑藉優勢武力擊敗沙法維,阻止其進一步擴展,但由於鄂圖曼軍隊也拒絕繼續進攻沙法維,遂使雙方就此在緊張氣氛中長期對峙。在對峙中什葉派首次公開其秘密教義,引據經典激烈抨擊回教各國,鄂圖曼則緊急佔領埃及和中東各地,隔絕沙法維對當地的鼓動影響,官方遜尼派並藉政治壓力組織起強大反宣傳,使教義的不同見解擴大開來和具體化。在風潮中,教派選擇幾成政治忠誠指標,而回民則左右為難不知所從,印度的回教帝國更就此而去,開創其獨立特有之新宗教,鄂圖曼亦被迫採取一些政教合一的措施。
  鄂圖曼在宗教上的薄弱立場,以及沙法維在武功上的微小事實,終結了回教信仰的傳統信念,此後在兩方面的宗教信仰都日趨淡薄。印度宿命觀則於此時適宜地發揮解釋作用:上帝的安排乃是曲折的因果歷程,既無可預見也無可逃避,因此生活的精神應落在對現實環境的經營上。
  公元十六世紀中葉,正當教義之爭激烈衝突之際,歐洲由於美洲與好望角航線的新發現,正開始起而取代中東的東西貿易地位。到十六世紀末葉,歐洲的商業競爭已使中東經濟陷入嚴重凋敝,美洲白銀的大量流入,則帶來劇烈通貨膨脹,幾乎動搖社會的統治基礎。為應付此一變局,中東社會興起一股要求政教分離,政治恢復獨立的呼聲。公元一六五六年,改革派出掌政權,在強大的保守力量阻撓下開始社會改革。公元一七一八年,鄂圖曼在對奧地利戰爭中遭遇慘敗,經過短暫的歐洲化軍事改革,鄂圖曼便於公元一七三九年擊敗奧地利,改革運動的聲勢因此大漲,在公元十八世紀中葉,乘勢改革回教社會最重視的法律與財政兩項目。
  公元一七七四年,久未改進的鄂圖曼軍隊出面抵禦俄羅斯侵略,由於俄軍久經戰爭鍛鍊,鄂圖曼再遭慘敗,並簽訂屈辱的和約,於是刺激改革派政府醞釀大範圍的深入制式改革,以培養與歐洲抗衡的效率力量。公元十九世紀初,俄羅斯的一再進逼,終於促使鄂圖曼不顧宗教保守勢力阻撓,斷然進入革新計劃的實施,但保守派軍人幾乎立即地全面叛變,觸發一場血腥內戰,當公元一八二六年叛亂敉平,改革得以順利實施時,鄂圖曼內部已然元氣大傷,再也無力保護自己。公元一八五○年,鄂圖曼利用英、俄之間的利益衝突以自保,由之產生一八五三年的克里米亞戰爭,鄂圖曼雖然於戰爭中獲勝,但在英、法索取代價的要求下,於公元一八五六年打破回教律法原則,詔令給予異教徒與回教徒相同的法律地位。
  公元一八七○年代,改革運動出現兩種反對力量,一是保守的宗教勢力,一是接受西方思想的地方性民族主義者,後者要求個人自由與地方自治。公元一八八二年起,英國軍事佔領埃及。公元一九○七年,英、俄瓜分伊朗勢力範圍。公元一九一四年,第一次歐戰爆發,鄂圖曼加入同盟國,宣佈對英、法、俄發起聖戰,英國以允許中東獨立為條件,誘使阿拉伯部落進攻鄂圖曼。公元一九一七年,英國發表巴福爾宣言,支持猶太人於巴勒斯坦建立家園。公元一九二三年,凱末爾領導戰敗的鄂圖曼擊退協約國瓜分企圖,在凱末爾領導下,鄂圖曼成為民主土耳其,並激烈地轉變為現代化世俗國家,英國則背信與法國瓜分土耳其以外的中東。公元一九四○年,歐洲全面進入二次世界大戰,中東淪為列強軍事佔領地。戰後列強退出中東,代表另類現實精神的以色列搶佔巴勒斯坦建國。公元一九五四年,埃及成立革命政府,宣揚泛阿拉伯主義以凝聚回教世界的共識。

第二段 歐洲
  天主教會與東正教會的教義歧見與分裂,使有思想潔癖的歐洲信仰陷入莫大困擾,為了重建確切無誤的思考途徑,神學於是擔負起解釋疑難和超越歧見的使命。歐洲學者企圖通過希臘哲學尋找和上帝的關連,因此致力於調和理性與信仰間的差異,藉著思想上的突破沐浴接近上帝的喜悅。不同的神學派別組成不同教團,在各處巡迴服務人民與佈道修行,為基督教的理想提供典範。
  在教會方面仍繼續致力改革,自公元一○五九年至一一二二年期間,羅馬教會努力自王侯手中收回教會人事權,教王格勒哥里七世不避艱難,甚至因此而死於公元一○八五年流亡之中。當教會贏得最後勝利,教王權力大為增加,於是進而爭取更大的目標。公元一一五二年起,羅馬教會與神聖羅馬帝國互爭統治最高權威,經歷多次戰爭和文字辯難,當公元一二五○年神聖羅馬帝國終於瓦解,教王乃成為天主教世界最高統治者。
  東面的拜占庭帝國,公元十一世紀末葉,由於無法抵禦回教徒於小亞細亞的攻掠,皇帝因此向羅馬教王求援,並為雙方教會過去的摩擦表示歉意。公元一○九五年,羅馬教王於是發起第一次十字軍東征,橫越小亞細亞並佔領耶路撒冷。公元一一四八年,第二次十字軍再起,卻因內部分裂而遭回教徒予以各個擊破,拜占庭為此改變政策,轉向回教徒謀取和平,雙方並發展出興盛貿易,威尼斯亦隨後加入貿易行列。公元一二○四年,威尼斯出於商業利益和嫉妒心情,鼓動十字軍進入拜占庭劫掠和血腥屠殺,拜占庭被迫避往小亞細亞。公元一二四三年,蒙古人橫掃中亞回教諸國,隨之而來的突厥部落佔領小亞細亞回教各區,在拜占庭的和平努力之下,突厥與拜占庭交好,即使在突厥皈依回教後亦維持長期而穩定的友誼。
  自公元一二五○年羅馬教王兼任世俗的統治者之後,教王與教廷的聲望即不斷下降,教王號召十字軍的次數頻繁且動機可疑,因軍費而征收的什一稅且轉變為常規稅收。在不滿的情緒中,法蘭西王在公元一三○三年起而向教王權威挑戰,並獲得任命地方主教的同意權,教王與地方國王的權力自此出現新的平衡,地方性的民族意識亦隨之興起。公元一三○九年至一三七七年期間,教王改駐法蘭西亞威農,公元一三四七年至一三五四年期間,對此不滿的羅馬人民建立起共和政府,宣揚反教王的民族意識,同期黑死病大疫三年,奪走歐洲二千五百萬人口,此後人民對教廷腐化的批評便蔚為風潮,且一直延續到下個世紀。黯淡景況下,公元一三七八年至一四一七年期間,天主教會復分裂為兩組敵對的教王與教廷,接著基督教信仰再出現一項更大危機──東正教政權正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頭。
  公元一三二六年後,拜占庭曾邀請友好的突厥朋友鄂圖曼,為其兩次出兵巴爾幹。公元一三五四年,鄂圖曼第三次出兵後卻拒絕退返,此後且次第征服巴爾幹各基督教王國,使拜占庭縮減為受鄂圖曼保護的一個小邦。公元一三九五年起,鄂圖曼開始圍攻拜占庭,在拜占庭皇帝的請求下,西歐一切王侯都親自動員領軍向東抵禦鄂圖曼,但在尼柯波利斯一役卻遭逢慘敗。公元一四三九年,東西教會簽約合併,將正教併入天主教,並承認教王至上。公元一四四三年,最後一次十字軍出發作戰,在瓦爾那一役再度慘敗。公元一四五三年,四面楚歌的拜占庭終於覆亡。
  拜占庭淪亡促使教廷振作起來,開始認真實際的社會改革,但以往潛藏的政經利益衡突與教義歧見,也隨之浮上檯面,人民與王侯逐漸形成聯合以對抗教廷。公元一五二○年,馬丁路德在日耳曼的支持下與教廷決裂,一時間歐洲各地紛紛發起宗教革命,成立多個獨立的改革教派。公元一五四五年,天主教雖宣佈各獨立教派為異端,但教廷的權力結構卻已瓦解,地方教會教產和人事權已為各國王室所接收,使王侯成為新的權力中心。天主教與路德教派於日耳曼境內的長期內戰,終於公元一五五五年達成宗教和約,皇帝於和約中賦予路德教派合法地位。
  公元十六世紀中葉,獨立教派間混亂的教義思想,使基督教信仰碎成片片,基督徒在遍處的殘酷宗教戰爭中相互迫害,傳統宗教情懷早已蕩然無存。與此同時,前往東方貿易的商人和耶蘇會教士,自中國帶回自然人文思想:上帝的情感是以自然形式存在於人類生活中,人類間本然的和諧關係,以及對人類處境本然的同情與關懷,皆是上帝情感的自然表現,因此實踐這種人情上的道德觀,即是親近上帝的直接途徑。
  公元一六一八年,日耳曼境內新舊教徒間的戰爭再度爆發,不但逐漸發展成整個西歐參與的毀滅性大戰,且延長三十年之久。公元一六四八年,新教徒獲得最後勝利,天主教不但被迫承認新教的法定地位,且須面對來自鉅大戰爭破壞的指責,因此放鬆了有關社會思想的箝制,學術界於是興起自然哲學﹝科學﹞的知識革命。
  公元十七世紀末葉,自然律的發現,連帶形成宗教的自然主義,在理性批判精神下掀起一波文化啟蒙運動,到公元十八世紀前半期,理性精神已廣泛應用於宗教、政治、教育、經濟各方面。公元一七四○年至一七四八年期間,以及一七五六年至一七六三年期間,歐洲兩度爆發全面性的國際大戰,戰亂中啟蒙哲學家積極鼓吹民主人權思想,激烈反對歐洲時下的君權神授專制政體。公元一七九二年,法國革命群眾廢除王權改立共和,隨後並在拿破崙戰爭中將民權思想散播歐洲各地。公元一八一五年拿破崙失勢,民權思想隨之受到抑制,公元一八四八年,歐洲各地再度發起民主革命,但在公元一八五○年至一八五二年期間即全部失敗。
  公元十九世紀後半期,進化論導引出帝國主義和附屬的軍國思想,從反面思考則形成與之對抗的社會主義,國際與社會關係都為之呈現緊張。公元一九一四年,國際間的緊張終於爆發全面大戰,科技武器與動員制度擴大毀滅的範圍,使破壞的程度超過以往,而戰後國際間的仇恨反而深化,俄國共產主義革命則提昇階級間的對抗情緒,於是短期內再度引發第二次全面大戰,城市在進步的科學武器摧殘下淪為廢墟,冷漠的自然法則思想與對抗意識,則淹沒一切人性中的善良本質。物質上與精神上的徹底打擊,終於使戰後歐洲棄絕帝國主義,在政治上普遍回歸民本精神,但由於對民本價值取向的歧異,東西歐之間陷入深刻的分裂局面。公元一九五五年,東西雙方獲致和平對立的冷戰共識,以各自的人文價值號召建設理想社會。
 
第三段 印度
  當公元十一世紀中葉,回教徒在現實上給予印度教的沈重打擊,導致印度教徒對宗教的信心產生動搖之後,為了挽救頹勢,印度學者歸結回教一神論與印度的古學理論,將桑卡拉哲學系統中的泛神思想,以及印度教的眾神觀念一併修正,而創造出印度教三位一體的三大主神。印度教闡揚對三大主神的崇拜,尤其其中的兩位人格神濕婆與韋西笯,企圖藉此建立起印度教的塵世精神。印度學者恢復使用巴利文衍生的地方語文,創作大量文學作品,並加強了階級種姓制度。這種種的改變,一方面調和了回教對印度教思想的衝擊,一方面則使印度教在回教統治者的壓迫下,得以繼續維持生存的能力。
  公元一一七五年起,阿富汗回教徒再度大舉入侵,至公元一二○三年完全攻佔印度北部。公元十三世紀中葉,回教統治者積極提倡文學,回教學者受印度教濃厚的哲學色彩吸引,紛紛將印度宗教文獻翻譯並引進宮廷,造成印、回文化的大交流,宗教之間的緊張也因同情而紓解。公元一二九四年,回教君主開始攻掠印度南部,對治下印度教徒則橫施虐待與暴歛,使其因拮据而無力謀叛,至公元十四紀初,回教徒已統治幾乎全印度。公元一三五一年,極端排斥異教的回王菲羅茲夏即位,火焚舉行印度教儀禮的婆羅門人,斬殺興建印度教廟宇之土木勞工,並以異教稅迫使眾多印度教徒改宗回教,即連回教什葉派傳教士亦遭殺害。
  公元一三九四年起,印度歷經數十年的回王內戰與蒙古入侵,戰亂中兼以瘟疫流行,人民犧牲極慘。至公元一四五一年,巴坦王朝成立,內亂情勢稍有安定,但公元一四八九年後,巴坦王再度迫害印度教,拆毀所見之一切印度廟宇。在十四、十五世紀期間,卡比爾曾致力調和印、回宗教的歧異,推行無階級種姓,無宗派之宗教統一運動,於是嘉但耶﹝公元一四八五年─一五三三年﹞起而反對印度教的外在形式主義和種姓制度,主張採取涵括全民,表現強烈宗教情感的公開儀式。拉納克﹝公元一四六九年─一五三九年﹞則創立錫克教,直接發揚卡比爾的理想,既有奧義書一元主義的哲學,亦有回教堅毅的塵世精神。
  除嘉但耶的門人外,印度教徒幾乎無人承認其觀點,但公元一五六五年,南印僅存的最後一個印度教王國覆滅,再加上兩位偉大詩人蘇達斯﹝歿於一五六三年﹞與吐什達斯﹝歿於一六二三年﹞的鼓吹,新宗教精神遂遍及印度各地,重新振起印度教信仰。在此期間,西方回教世界對政教合一精神的激烈爭辯,卻啟迪了印度教的政教觀念。
  公元一五六○年,回教君主阿克巴即位,統治印度北部全境四十餘年。阿氏以其政治力量主導宗教事務,大力提倡宗教自由,並以宗教的統一和本土化為目標。回教因反抗阿氏的政策而遭嚴厲打擊,印度教則獲得前所未有的平等地位。公元一六二八年,對回教信仰虔誠的薩加罕王即位,除恢復迫害印度教,拆毀印度教廟宇外,並置民間大飢荒於不顧,橫征暴歛搜刮大量財富,以之營建奢華的宮殿和塋墓,於是激起印度教徒普遍的反抗意識。公元一六五七年,薩加罕病重,立長子達拉什科為王儲,引起諸子不滿並舉兵叛變,達拉什科因力主宗教信仰自由,王子奧朗澤布即以其叛教為由,誅殺達拉什科並奪其王位。奧朗澤布於公元一六五八年即位,推動嚴厲的壓制異教政策,隨即印度教各邦相繼叛變,政治復興意識一時風起雲湧,奧朗澤布鎮壓無功。馬拉塔邦於南印發動維護印度教聖戰,十餘年內即迅速崛起,趁勢北上進攻奧朗澤布。
  馬拉塔與回教帝國長年周旋,劫掠帝國城市與富庶地區,於公元一六七四年正式建立印度教帝國。公元一七三九年後,回教帝國趨於衰微,馬拉塔乘機積極攻略,至公元一七五八年佔領北印全境,國勢達於極盛。公元一七六一年,由於印度教諸邦未能團結,馬拉塔與回教諸國聯軍決戰大敗,各首領死亡殆盡,使印度教恢復印度政權之希望完全破滅。公元一七六五年後,英國陸續兼併印度各地政權,印度教與回教各國遭各個擊破。公元一七八○年英國擊敗馬拉塔,使英國東印度公司成為印度最大勢力。公元一八一七年,英國再次擊敗馬拉塔而一舉控制全印。公元一八二八年後,英人與印度教之改革人士合作,修改社會各項傳統陋習,英國同時改變商業取向政策,加強對印度各地之政治控制,於是引起印人普遍的反英氣氛。公元一八四八年起,英人大量擴充直轄領地,並於公元一八五五年,併吞印度最後一個獨立土邦。
  公元一八五七年,由於英人以蠻橫手段破除印、回宗教禁忌,引來印人大規模武裝反抗,公元一八五八年,反抗行動失敗,英國宣佈直轄印度全境。公元一八七六年起,印人宣揚民族主義並將反英力量組織化。公元一八八五年,在英國懷柔政策下國大黨正式成立。公元一九一二年後,國大黨分裂為親英及反英二派,一九一四年歐戰爆發,英國以應允自治為條件,誘使親英派支持英國作戰,印度以此提供大量人力物力予英方,然英國戰後不僅未給予印度自治,且於公元一九一九年頒佈法案,嚴厲鎮壓印人的政治活動,於是印人群起組織大規模的反抗運動。公元一九二九年,國大黨進一步決議要求獨立,英政府則決定進行高壓統治。公元一九三三年,回教徒在英人支持下醞釀巴基斯坦獨立,與反對政治分裂的國大黨造成緊張,英、印關係也更形惡化。公元一九三九年,英國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印人完全拒絕與英合作,並趁機展開激烈的獨立運動,英人一面應以高壓手段,一面則予以敷衍和分化,使印度內部陷入極度的混亂。公元一九四七年,英國被迫承認印度獨立,並提出印、回分治法案,印度教與回教徒間隨即相互屠殺,在互換居留地過程中導致數十萬人喪生。公元一九五四年,劃分政治版圖的衝突大致底定,此後印、巴分治,印度致力改變國人地域觀念,提倡國家意識以建立統一的國家政治。
 
第四段 中國
  當公元十六世紀中葉,中國為強化抵禦外敵的軍事與經濟力量,而恢復儒家經世思想,並排斥佛、道思想之後,為使儒學替代佛、道的信仰功能,儒家學者援引佛、道心法,致力伸展儒學的理論範圍,企圖建立起連繫天人的理念,使日常事物經驗亦可通達神聖境界。理學學者於山林書院講學,在心性之外亦宏揚俗世的倫理與事功精神,加強儒家禮教的社會約束,並使用秦、漢以前古文的創新文體。
  公元一○七○年起,宋朝進行變法革新,由於官員的朋黨傾軋,變法最後失敗,但卻確定了儒學的正統地位。公元一一二五年,金國起自東北併滅遼國,二年後南下橫掃黃河流域,攻陷宋京並虜去徽、欽二帝。宋朝軍民擁立高宗繼位,繼續抗金,但高宗憂慮金國釋回二帝與其爭位,因此放棄領土與軍事勝利機會,一味偏安避戰,在丞相秦檜輔佐下,於公元一一四一年與金乞和,向金稱臣與年納鉅額貢銀,並冤殺主戰抗金名將岳飛,一時人心激憤。
  公元一一五三年,金國自東北遷都北京,繼而有南侵之意,宋儒於是宣揚儒家民族意識精神,鼓舞規復失土之抗戰意志。公元一一六一年,金兵席捲至長江北岸,為宋兵所敗,宋兵復趁金國內亂北上收復失地。戰爭進行中高宗退位,孝宗繼立,雖於公元一一六三年戰敗與金議和,但抗戰精神已遍起於朝野,孝宗下詔予岳飛平反,朱熹為文建議毀秦檜祠,儒學事功派則以英雄主義相號召。公元一二○四年,韓侘冑誤信金弱,追封岳飛為鄂王,興師北伐,兵敗,宋殺侘冑乞和。公元一二一七年,宋朝拒絕續貢歲幣,金再南侵,與宋交戰數載互有勝負,公元一二二四年,金遺使至宋請和。公元一二三四年,蒙古滅金,宋乘機進取中原,為蒙古所敗,蒙軍旋即南下侵宋。公元一二四三年起,宋軍於湖北、四川與蒙軍歷數十戰而不敗,士氣大盛。公元一二五八年,可汗蒙哥親率大軍攻川,相持數月不下,蒙哥竟亦死於陣中。
  公元一二五八年後,宋朝因權臣賈似道播弄而士氣大渙。公元一二六七年起,蒙軍再度大舉南下,至公元一二七三年遂陷湖北,以此順長江席捲江南各地,公元一二七五年陷南京,至公元一二七九年宋朝覆亡。蒙古建國號為元,雖然亦崇尚儒學,以朱註四書開科取士,但政治上的晦暗已使儒學社會地位大為降低,兼以元朝崇奉喇嘛教,喇嘛僧肆意橫行淫亂社會風氣,喇嘛教的盛行則助長民間迷信思想。公元一三五一年,白蓮教奉彌勒佛起事抗元,一時竟然四方景從,怪力亂神之說興騰於世。元朝唯一振作有為的名相脫脫,於次第剿平亂事征捷之際,忽於公元一三五五年被讒謫死,元軍大部轉投革命隊伍,元朝敗亡亦成定局。
  公元一三六八年,朱元璋於南京稱帝,為應讖言而建國號為明,以民族大義傳檄北征,至公元一三八二年統一中國全境。明太祖雖以儒學治國,但僅視其為專制工具,義理不合之處即任意刪節,甚至一度欲廢祀孟子,朝廷取士則專尚文詞八股,於朱子注釋之外餘皆淡漠,義理時事尤其嚴禁涉入。此外明廷視大臣如奴隸,以廷杖鞭撻摧折士氣,更廣興文字獄,文人儒士動輒得咎,專制殺戮之嚴實開古所未有。公元一四○二年,明成祖篡奪帝位,誅方孝儒,酷虐不讓於太祖,尤其寵信宦官,使出掌軍事與東廠錦衣衛,手握生殺之權。公元一四四二年,朝政大權盡歸宦官王振,王振為建功名,於公元一四四九年挾英宗親征瓦刺,未料明師遇襲大潰,王振死難,瓦刺俘英宗進逼北京,京師震動議論南遷之際,幸賴大臣于謙等擁立景帝堅守制敵,瓦刺不能下,遂釋回英宗與明議和。公元一四五七年,英宗趁景帝病重奪位復辟,誣于謙等主戰派為叛逆而殺之,史稱「行路嗟嘆,天下冤之」,儒學事功精神亦隨之絕滅。
  此後明朝政治益趨靡爛,專制淫威下士風頹萎,僅能斤斤於微禮末節,絲毫無法關連國計民生。公元一四八七年起朝廷一度興革,杜絕流弊整飭官箴,但公元一五○五年後弊病復萌,宦官為禍甚至較前尤烈。王陽明﹝公元一四七二年─一五二九年﹞於是起而反對宋儒的天人理念,認為生命的參悟不須假借外在事理,即在人的本心就可啟發。王陽明進而主張,人生要務乃在實踐本心良知,發揮本性的道德勇氣,而非遵守宋儒強調的外加道德教條。
  陽明學悖離儒學精神的觀點,無異於一次思想革命,因此遭致激烈的攻擊。陽明死後,朝廷下令禁止流傳其學,但公元一五六七年即解除禁令,給予其正統地位,此後宋儒學派勢力漸弱,陽明弟子則遍天下。同期間,歐洲商人與傳教士紛紛東來,引進歐洲科學的邏輯推理方法,對理學原有的心性推理方式造成震撼。
  公元一六四四年,明朝因內亂而瓦解,清國自東北進佔中原,在十餘年間轉戰各地漸次統一全國。亡國之痛再度激起學者的事功思想,為檢討事功學術偏廢的原因,學者於是利用邏輯新法,考證前人論述的謬誤之處,以之推溯學術原始精神和真理,歐洲器學亦因之備受重視。
  清朝為統治的需要,依然沿用明代的科舉制度,但鑑於士人的反清思想濃厚,對其地位的貶抑和思想箝制,在程度上卻超過明朝,因而助長了考證學的興起。公元一七二三年至一七三五年期間,清廷擴大思想箝制的範圍,以文章論世及議涉事理者多獲重罪,一時天下貶抑宋學而群趨考證之學,造成十八世紀中葉考證學的極盛。
  公元一七九六年後,清廷放鬆對思想的箝制,此時中國因人口大增,而清廷內政不修,以致國計民生普遍艱難,學者乃陸續發表經世之言。公元一八二五年後,內務切身之患大增,未幾又海警漸動,士大夫急欲周知外事,因此議論蜂起,績學之士皆有論述,朝廷上下且聽納以為改革。公元一八四○年,英為強銷鴉片而開啟戰端,清軍水陸皆敗,逼簽割地賠款條約,有識之士開始倡言自強,清廷則憤恨外人伸展勢力於境內,不顧約定而禁止英人出入廣東。公元一八五○年,太平天國假基督教義和民族意識起事,於數年內攻掠十餘省,佔領長江流域百餘城,清軍為之束手,西方國家則視太平教為獨立王國並保持中立。公元一八五四年,太平軍自南京分道北伐,進逼天津,英美法則於此時遣使北京要求履約,並集艦數艘以為聲援,清廷與之折衝經年,至此乃知歐人僵於物理習性,實與中國忠恕內涵大異其趣,惟悟之卻已晚矣。
  公元一八五六年,英艦進攻廣州,廣民則焚歐人館舍報復,於是英法聯軍東來,清廷和戰兼施抵抗多年,公元一八六○年聯軍陷北京後,清廷知事不可為,乃放棄直接抵抗,轉向師夷之技的自強運動,引進西方知識與技術,由於歐人主要目的在於開放中國,因此亦樂於與中國進行知識交流。公元一八六○年後,清廷開放漢人任重臣,各項建設皆大有進步,但隨著歐洲帝國主義興起,列強攫奪殖民地愈發積極,中國藩屬亦先後喪失。日本自公元一八六八年起進行歐化改革,同時吸收了歐洲的帝國主義思想,亟欲向外擴張。公元一八九四年,日本因侵韓而與中國交戰,中國新式海、陸軍皆敗,舉國大嘩。
  自公元一八八八年起,中國興起新知運動,介紹西洋文化和提倡進步思想。中日戰後,一時人心激憤,新知學者暢論激烈的政治改革。公元一八九八年,清廷一度變法維新,但保守派隨即以政變奪權,阻止新政的實施。公元一九○○年,清廷在累積的仇外情緒驅使下,縱容暴民攻擊歐人,引來列強八國聯軍的強烈報復,事後清廷雖轉變立場支持改革,但此事已證明儒學傳統之不足恃,於是公元一九一一年,清朝為民主革命所推翻,中國進入政治動盪的新局。公元一九一九年,中國爆發反儒學傳統的歐化文化運動,知識界逐漸形成國民黨與共產黨兩種改革路線。公元一九三一年起,日本企圖以各種形式控制中國,至公元一九三七年,中日雙方進入全面戰鬥。戰爭中國民黨控制力量大增,其權力也日益腐化,逐漸演變成腐敗的軍事暴政。公元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國共隨即展開大規模內戰,共產黨獲得最後勝利,國民黨則退往台灣,依附美國海軍之保護。公元一九五五年,美蘇獲致冷戰共識,國共兩黨各自以其路線經營富強目標。
 
│回首頁│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聖經猜謎問答題目

一.猜聖經書卷名. 1.聖經新、舊約裡頭最短的書卷各是哪一卷﹖ 2.聖經中的哪一卷書完全沒有提到"神"這個字? 3.哪卷先知書被稱為「福音書」? 4.無水不算泥,缺禾豈為稀,穀粒去了殼,不忘堪稱奇。(猜舊約書卷名) 5.山重仍有路,土小矣是塵,無水豈可汲,不忘存在心。(猜舊約書卷名) 6.盼望父兄寄書信。 7.這書信的教會,保羅曾牧養三年之久? 二.猜聖經人物名 8.第一位被神稱為先知的人是誰? 9.誰被稱為「流淚的先知」? 10.哪位先知是牧羊人? 11.哪位先知預言基督要降生在伯利恒? 12.哪位先知被大魚吞入腹中? 13.不用權力服人。 14.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 15.最後的悔改。 16.第一夫人。 17.聖經中記載活得最久的人叫甚麼名字﹖有多少歲﹖ 18.士師記中的第一位士師是誰? 19.猶大死後,門徒搖簽選出誰接續為第十二個使徒? 三.聖經其他 20.聖經中提及會說人話的動物是那兩種? 21.聖經中哪種動物曾被鬼附身? 22.十二生肖中,名字未出現在聖經中的是? 23.兄有樹木無數。〈猜聖經地名〉 24.旁人算相似,伴女稱母親,加一在乙後,有牛可耕田。〈猜聖經中一個祝福語〉 25.神用大水毀滅世界,只有挪亞一家幾個人得救? 26.耶穌行的第一個神跡是什麼? 27.唯一一件在四福音書中皆有記載的耶穌所行的神跡是哪件? 28.聖經〈猜一字〉 29.「基督與中國」─ 猜神的稱呼之一 30.聖經中最小的島? . . .     ==================================== 聖經猜謎問答謎底 一.猜聖經書卷名 1.舊約俄巴底亞書共1章21節, 新約約翰二書共1章13節 2.以斯帖記 3.以賽亞書 4.尼希米記 5.出埃及記 6.希伯來書 7.以弗所書 二.猜聖經人物 8.亞伯拉罕─創世紀20:7 9.耶利米 10.阿摩司 11.彌迦 12.約拿 13.但以理 14.該隱 15.末底改〈以斯帖的養父〉 16.馬太 17.瑪土撒拉 969 歲〈創 5:27;他是以諾的兒

寫十字架筆記:體貼聖靈,遵行上帝旨意

寫十字架筆記:體貼聖靈,遵行上帝旨意 耶穌又對眾人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 ( 路 9:23) 1.   什麼是「寫十字架筆記」? 十字架筆記是走十字架道路的記錄,也就是「體貼聖靈,遵行上帝旨意的記錄」。 2.   為甚麼要寫十字架筆記? Ÿ   無論從創造或救贖的角度來說,上帝的心意都是要我們活出愛的生命、豐盛的生命,其內涵為體貼聖靈、遵行上帝旨意的生命。真正跟隨耶穌的基督徒樂意走十字架道路。 Ÿ   「記錄」是一種很好的操練,可以在實務上幫助我們建立起走十字架道路的習慣。 3.   誰需要寫十字架筆記? 只要一個人願意跟隨耶穌、作耶穌的門徒,他就應該寫十字架筆記。 4.   何時要寫十字架筆記? Ÿ   基督徒每一天、每一時、每一刻,一有機會就要選擇貼體聖靈,選擇十字架的道路;任何時候,聖靈對我們說話時,就可以馬上記錄下來。但如果有固定的時間來反省自己是否有體貼聖靈,遵行上帝的旨意,那是最好的,可以幫助自己養成習慣。一般說來,禱告的時候是一個很好的時間。 5.   要如何寫十字架筆記 ? 十字架筆記沒有固定的格式,但要包含兩個要素: 1)   記錄上帝對您說的話。這話,您百分之百確定是上帝的心意 ( 特別是每天的讀經、靈修以及聽道是絕對必要的,因為那能幫助您十分確定上帝的心意 ) 。 2)   您靠著恩典遵行了上帝的話,照著去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十字記筆記寫起來像怎樣子的? Ÿ   例子一: 2010/10/2 ,老婆因為選擇褓姆的事對我發脾氣,聖靈對我說先不要馬上激烈回應,先忍一下,因著耶穌賜下捨己的愛,我就忍了下了。 Ÿ   例子二: 2010/10/9 ,聖靈提醒我找很久沒有聯絡的建宏,我作了,那時他真的很需要被關心,       而那週他竟然就回到教會。 提醒: 1 、十字架筆記是寫給自己看的,自己看懂就好,不是要給別人看的。 2 、靈修筆記不一定是十字架筆記,靈修筆記可能包含各種讀經的心得及亮光,但十字架筆記是記錄上帝對自己說的話及自己去「遵行」的過程,強調在信而順服。